反比例函数复习(三)反比例函数复习(三)教学目标:1 、能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构建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1 . A 、 B 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长为 300km ,一辆小汽车从 A 地去 B 地,假设在途中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km/h ,到达时所用的时间是 th ,那么 t 是 v 的 函数, t 可以写成 v 的函数关系式是 。2 .已知圆锥体的体积为 500m3 ,试写出圆锥体的底面积 Sm2 与高 h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 。 以上两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要学生根据给定条件列出反比例函数,考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和计算和能力。特别是第二题对圆锥体公式的变形,学生对三分之一的处理容易出错。一、基础训练3 .面积为 4 的矩形一边为 x ,另一边为 y ,则 y与 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大致表示为( )。 本例是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考查。在讲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要求及原因在函数图象上反映时的表现,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一、基础训练 4 、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 8 立方米, 6 小时可将满 池水全部排空。 ( 1 )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 2 )如果每小时排水用 Q 表示,求排水时间 t 与 Q 的函数关系式。 ( 3 )如果 5 小时把满池水排完,那么每小时排水量至少是多少? ( 4 )已知排水管最大排水量是每小时 12 立方米,那么最少要多少小时才能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本例是对反比例函数自变量及其所对应函数值的考查。在讲解过程中( 1 )本题可指导学生转化为工程解决,条件中的已知数据相当于工程问题中的什么量。( 2 )注意对问题中所给出的已知量及所求的量在函数中分别表示什么。一、基础训练5.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 某物体承受的压强 p(Pa)是 它的受力面积 S(m2) 的反比例函数 , 其图象如图所示。(1) 求 p 与 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 S = 0.5m2 时物体承受的压强 p ;(3) 求当 p = 2500Pa 时物体的受力面积 S. ( m2 )pSO0.1 0.2 0.3 0.41000200030004000(Pa)A(0.25 , 1000) 本题是数型结合的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在分析过程中要先给出压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