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平和,贴近考生 注重综合,立意新颖 -2006 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及 2007 年备考建议 Ⅰ.各地试卷分析 一.试题平和,贴近考生 二.充满数学思辨,深入考查数学思想 三.注重知识交汇,提高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深度和广度 四.考查实践能力,贴近生活,背景公平 五.设计新颖试题,让考生展示创新能力 Ⅱ.2007 年科学备考的几点建议 Ⅰ. 2006 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今年自主命题的省市比去年有所增加,除了全国的两套(文,理)之外,在 05 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山东,江西,辽宁,江苏,广东等 13 个省市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川,安徽,陕西 3 省,共有文,理科数学试卷 34 套. 从 34 套试卷的整体分析,都是按照考试大纲进行试题命制和试卷设计的。它们的基础性,思辨性,综合性,应用性,新颖性和层次性,都比较突出,共同的特点是: 试题平和,贴近考生。起点适度,坡度适中。 难度略降,结构稳定。突出主干,文理分明。 综合交汇,活用情境。难题不怪,设问分层。 强调思辨,注重应用。能力立意,全卷贯通。 试题平和,贴近考生 试题设计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从各试卷的大部分题目的设计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考查的内容是常见的;解题的思路是常规的;解题的方法是常用的。 考查的内容是常见的,即考查的内容和要求基本定位在能正确理解定理、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条件、结论和作用;具有基本的运算技能;能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能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的思路是常规的,即大部分的试题,都可以用规范的解题策略和常规的解题思路求解。解题的方法是常用的,即试题所需要的解题方法都是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和通性通法。 从 34 套试卷看,选择题和填空题,多数是容易题,少量是中档题,属于“一捅就破”的题型,许多题取材于课本基本题的改造与整合,主要考查数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虽然,解答题的综合程度较高,但是,试题的安排注意由易到难,并且,对难题,采取分步设问的方式进行铺垫,使考生能顺利完成解题。 1.源于课本,重于主干 命题者并不回避常见题型,通过常见题型,同样考查了能力.在命题中,在每套试卷中,都有一部分试题是由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整合而成.是考生熟悉的题型,做到源于课本,重于主干。 例如: 集合的求解: △ (全国卷Ⅰ ,理)设集合20Mx xx,2Nx x,则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