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上: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课件北师大版 课件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上: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课件北师大版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课件北师大版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课件北师大版 课件
农夫和蛇七年级( 3 )班 农夫和蛇学习目标1. 积累字词;3. 复述寓言中的故事情节;4. 发散我们的思维,从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知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5. 通过学习寓言,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习做人的道理2. 了解寓言和《伊索寓言》等文学常识; 冻僵 隆冬 胸脯 怜悯劈开 残忍 教训 后患无穷词汇积累: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1. 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① 短小精悍,内容简单; ② 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③ 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 ④ 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 2. 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3. 《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理,编订而成的。文学常识: 农夫和蛇农夫和蛇(一)农夫蛇1. 请讲述农夫和蛇(一)的情节。怜悯咬2. 农夫的善行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善恶3. 农夫用生命换来了什么教训?绝不能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4. 从这则施善行,得恶报的寓言故事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迪?恶 农夫和蛇1.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像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2. 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3. “ 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4. 成语“养虎为患”正是这则寓言的诠释。农夫和蛇(一)对我们的启迪: 农夫和蛇农夫和蛇(二)1. 默读课文后讲述一下这则寓言中的故事。农夫蛇儿子被害差点被劈死和解不和解仇恨仇恨 2. “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 3 从这则寓言中你还得到了什么启迪? 2. “ 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农夫和蛇不对,这是蛇的歪理。 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 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 第7课(农夫和蛇(两则))课件北师大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