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艾青作者介绍:艾青( 1910---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 --- 农民有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 1929 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 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 ---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 《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诵读鉴赏:1.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品味其 缠绵而深沉的爱国情思。2.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 这些意象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 诗人的感情。意象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悲愤和激怒的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生死眷恋土地的鸟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1999 年全国高考题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 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著的爱。B . 关于“土地” “河流” “风” “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 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 希冀。C .“ 然后我死了,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形 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 意。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 D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的爱国真情! 艾青的诗永远昭示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 语文 《乡愁》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古今中外的 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抽刀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