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种内关系 (1)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发生的斗争。 (2)种内互助:同种个体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和帮助,有利于防御敌害、获取食物及保证种族生存和延续的现象。 2.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会争夺生存条件(阳光、水、空间等)或生活资源(营养、食物等),从而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4)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的现象。 3.生物防治 (1)定义:利用天敌控制植物害虫的方法。 (2)优点:生物防治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捕食是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竞争是两种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如阳光、水分、空间)或生活资源(营养、食物)而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共生是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就影响另一方的生存。 【例题】 春天返青后的冬小麦长得郁郁葱葱,不久在小麦的周围长出了杂草,杂草的生长速度较快,渐渐地超过小麦,并使部分小麦的长势减弱甚至死亡。杂草与小麦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解析:杂草与小麦生长在一起,与小麦争夺水分、无机盐、空间和阳光,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答案:A 1.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那么甲和乙的关系可能是( ) A.竞争 B.捕食 C.互助 D.捕食和竞争 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存竞争的关系。甲和乙均以丙为食,是竞争关系;甲又以乙为食,是捕食关系。 答案:D 2.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反映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A.捕食 B.竞争 C.种内斗争 D.捕食或种内斗争 答案:A 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种间关系的是( ) A.一块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 B.地衣体内真菌和藻类 C.一个蜂巢中的蜂王和工蜂 D.一条水沟里的大小两种草履虫 解析:杂草和水稻、真菌和藻类、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都是不同种的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种间关系;蜂王和工蜂都是由蜂王产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只是因幼虫期食物不同,发育成了不同的个体,所以它们之间是种内关系。 答案:C 4.为防治松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