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前面我们学过哪些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民族危机?中国人为摆脱危机做了哪些探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年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840——1842 年 影响 战争名称 时间探索活动: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自救: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背景(一)国际: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潮流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潮流(二)国内:(二)国内:11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2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3 、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44 、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 119 个 680 万1895—1898 274 个 1432 万思考:该表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康有为 (1858 年 3 月 19日~ 1927 年 3 月 31 日),字广厦,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二、公车上书——开端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三、兴办维新刊物和组织——发展地点刊物学会学堂北京《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强学会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长沙《湘学报》南学会时务学堂 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强学会的成立 《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宣传维新思想 据不完全统计, 1895-1897年,维新派和开明人士在全国共创办学会 23 个,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