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学必求良师益友。疾学在于尊师。疾学在于尊师。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藤野先生鲁迅 绯红 ( fēi hóng ): 鲜红 标致 ( biāo zhì ) 落第 诘责 (jié ) 不逊 ( xùn) 托辞 油光可鉴 (jiàn) 抑扬顿挫 (yì yáng dùn cuò) 深恶痛疾 (wù): 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稀为贵 :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驿站 (yì ) 教诲 (huì) 瞥见 (piē) 畸形 ( jī ) 匿 (nì) 名 杳无消息 (yǎo ) 烂熳 芦荟 挟着 (xié) 芋梗 (yù gěng) 宛若 (wǎn) 系住菜根 (jì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明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暗线3 、按照时间和地点的转移,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请根据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加以划分。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在东京在仙台相识相处离别在北京,怀念(1---3)(4---35)(36---38)阅读课文 1 - 3 段 “ 无非”是什么意思?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对故乡的失望而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 1902 年作者到了日本,先在东京弘文学院。那末“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 为什么抓这个特点?作者如何对他们进行描写?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艺术表达效果?失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