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第四学习主题 第 16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昭和天皇 本名裕仁1901.4.29 ~ 1989.1.7第 124 代天皇( 1926.12.25 ~ 1989.1.7 ) 1945 年 8 月 15 日,走投无路的日本侵略者,通过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接着,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递交了无条件投降书。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是怎样赢得最后胜利的?这一伟大胜利向世人昭示了什么?昭和天皇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汪精卫(笔名)1883.5.4 ~ 1944.11.10字季新 原名汪兆铭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县)被誉为“民国美男子”1941 年汪兆铭接待一些德国纳粹党员 汪精卫政权,是以汪兆铭为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长、周佛海、李士群等为主要成员,在日本侵略军扶持下于 1940 年至 1945 年间在南京统治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因时已经迁都重庆(战时首都)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重庆政府),不承认汪的“国民政府”及“行政院长”之职,所以称其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府”,日本则称之南京国民政府。日军修建碉堡分割抗日根据地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村庄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 1941 ~ 1942 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抗击日军“扫荡”的同时,积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采用“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 1/3 名额。按此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据地人民在进行民主选举↓ 抗日要据地投票的农村妇女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 党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团结一切抗日阶层坚持抗战,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中央政治局 1942 年 1 月通过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调整土地政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农民丈量土地1942 年前后中共在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就整风问题与中共高级干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