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乡愁快速对答案1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1)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3)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5)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1)qiè 梢 ( 2 )骄羞 -- 娇羞 ( 3 )变淡 ( 4 )“他乡遇故知”,难道不是人生一快?23( 1 )①您年长,阅历深,肯定会比我体会得深刻。 ( 意思对即可 )② 明确—懂得 ( 或“明白”“知道” ) ( 2 )①示例:对花鼓文化的了解程度随人群的年轻化而递减( 或:年轻一辈的民众对花鼓文化的了解程度远低于年长一辈 ) 。 ② 示例:学校开发校本教材,让花鼓文化走进校园。( 3 )支持:鼓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保护和传承它能使我们的文化更丰富。反对:鼓乐文化如果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那就让它湮没在时代潮流中吧! ( 意思对即可 )5( 1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表现了在城市里乡愁无处安身的困惑和对“城市里的故乡”是否存在的迷茫。( 2 )“附着”是“较小的物体沾在较大的物体上”的意思,用在此处逼真地表现出即使在城市的一间毫无差别的卧室里都隐藏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故乡密码。 ( 意思对即可 )6承上启下 ( 过渡 ) 。承接上文写城市里也有属于我们的那些念想,引出下文对城市里的故乡密码是附着在生活中的细节上的认识。4A7 ① 承载着“我”青春时期酸甜苦辣的校门;②藏着同事女儿所有秘密的老小区旧房子里的卧室;③依然没有改变的公交 306 路站台,站台旁边的一棵树,树上偶尔发呆的一只鸟的景象。8 作者认为,对故乡的认知、眷念是表现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的,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城市故乡密码的珍惜之情,对随着时代发展而渐渐远去的城市故乡密码的怀念之情。 ( 意思对即可 )1.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了很多关于乡愁的作品,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古诗词的默写。(1)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诗人王湾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 马致远在《天净沙 · 秋思》中抒发游子浓重乡愁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情景交融,其中抒发游子悲苦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