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电子资源论文: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文献综述[摘要]为了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效能和价值,提高电子资源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程度,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电子资源的办法正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挑战。文章首先分析国外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接着探讨国内高校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图书馆在建立了大量的诸如电子期刊、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收藏的同时,必须重视电子资源的利用效率、效能和价值,提高电子资源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程度。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电子资源的办法正成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挑战。一、国外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1997 美国学者和首先提出应该开展电子资源绩效评价问题研究,衡量 电 子 资 源 的 服 务 情 况 。 1998 至 2000 年 期 间 , 和 (1998a,1998b,1998c,2000)等研究专家组进行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统计和绩效评价( )》(, , ,2001)在美国图书馆协会()上出版。他们定义并通过了国家公共图书馆采集数据测试新的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系统,以便能最终适用于国家级数据采集。此外,为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开发了一个系统工具,从提供商层面研究在线数据库利用统计和评价,测试公共图书馆网络性能以及基于网络的服务,进一步了解本地、全州和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采集元素的需要,并重点了解不同水平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服务和基础设施评价的需要。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和 等专家的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国外就“电子资源网络统计与绩效评价”“、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等方面开展应用性研究项目。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近 10 个关于电子资源的网络统计和绩效评价的项目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图书馆界相继启动。二、国内电子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国内较早探讨电子资源评价问题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有李青华(2000)的《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与虚拟文献评估方法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电子资源分析出不同的评价要素,根据数据库数量对应的信息含量、信息获取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总条件,来衡量电子文献获取和利用的总水平。在评价方法方面,做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分别提出了电子文献、虚拟文献评估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构建了文献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