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电气工程师技术资质考试辅导教材(二)14.2 电击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14.2.1 .电击的机理 如上节所述,电击所产生的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躯体将产生病理性生理效应,轻者受到伤害,重者将会死亡,所以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触电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所造成的电击分别称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为了防止电击,必须先了解电击机理,然后对直接电击、间接电击以及兼有该两者的电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人、畜及设备的安全。14.2.1.1 人体阻抗的组成 电击电流大小由接触电压和人体阻抗所决定。人体阻抗主要与电流路径、皮肤潮湿程度、接触电压、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接触压力、温度以及频率等有关。人体阻抗的组成如图 14.2-1 所示。 如将两个电极接触人体的两个部分,并将电极下的皮肤去掉,则该两电极问的阻抗为人体内阻抗 Zi。皮肤上电极与皮肤下导电组织之间的阻抗即为皮肤阻抗 ZPl 和 ZP2 。Zi、ZP1、ZP2的矢量和为人体总阻抗 ZT。现将这些阻抗的特征说明如下: ①人体内阻抗 Zi 根据 IEC 测定的结果,Zi 主要是电阻,只有少量电容,如图 14.2-1 中虚线所示,其数值主要决定于电流路径,一般与接触面积关系不大,但当接触面积小到几平方毫米数量级时,内阻抗才增大。 ② 皮肤阻抗 ZP1、ZP2 ZP1、ZP2 是由半绝缘层和小的导电元件(如毛孔构成的电阻电容网络)组成,见图 14.2-1。接触电压在 50V 及以下时,皮肤阻抗值随表面接触面积、温度、呼吸等显著变化;50~100V 时,皮肤阻抗降低很多;频率增高时,皮肤阻抗也随之降低;皮肤破损时,皮肤阻抗可忽略不计。 ③人体总阻抗 ZT ZT 由电阻分量及电容分量组成。当接触电压在 500V 及以下时,ZT值主要决定于皮肤阻抗值;接触电压越高,ZT 与皮肤阻抗关系越少;当皮肤破损后,ZT 值接近于人体内阻抗。④ 人体初始电阻 Ri 在接触电压出现的瞬间,人体的电容还未充电,皮肤阻抗可忽略不计,这时的电阻值称为人体初始电阻。该值限制短时脉冲电流峰值。当电流路径从手到手或手到脚而且接触面积较大时,5% 分布秩 (即 5% 的人所呈现的最小初始电阻值)Z5% 可认为等于 500 Ω。14.2.1.2 人体阻抗与接触状况的关系 通常划分为以下三类: ① 状况 1 干燥或湿润的区域、干燥的皮肤、高电阻的地面,此时人体阻抗值: Z1=1000 + 0.5*Z5% (Ω)式中:1000──鞋袜和地面两者电阻的随机值,Ω 0.5──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