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一、教材的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第十六课的内容,教材专门用一课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用意是十分明确的。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是对未成年人的外在保护,而“自我保护”则是内在的要求,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显得更为重要。 “自我保护”是第七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点。二、教学目标的分析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权利遭受侵害时,选择自我保护的途径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权益遭受侵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及法律帮助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教学重点的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制定重点的依据:主要在于青少年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家庭、学校、社会缺乏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所以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三、教学难点的分析教学难点: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制定难点的依据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不法侵害的认识不足,在日常行为中,缺乏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学习掌握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四、教法的分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又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五、学法的分析自主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激发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法。六、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受外界的诱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敢于、善于与侵害自己合法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七、教学过程的分析分析课本 P68 的案例讨论:假如是你,你应该如何应对? 要使自己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