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暴君隋炀帝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 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时间都城建立者618 年长安李渊李渊 他 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盛世 文才武略 君临天下他 统 治 时 期 :唐朝雨中耕作图 国 泰 民 安 经 济 发 展 吐蕃 文成公主入吐蕃天 下 一 家 民 族 融 合 天可汗边 陲 巩 固国 力 增 强 安西都护府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科 举 发 展人 才 辈 出 政 治 清 明 天 下 归 心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李世民他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 年 )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你怎样看待玄武门之变?二、贞观之治•1 唐太宗都有哪些贤明的治国思想?请在教材中找出能体现他开明思想的一段文言文。•2 他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倾覆。 说明什么? 说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唐太宗患有气喘病,长安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治国理念?提倡节俭二、贞观之治•1 、治国思想:政府要轻徭薄赋;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二、“贞观之治” 2 、出现原因 ( 措施): ( 1) 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 )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节制欲望。( 3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4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秦叔宝李靖程咬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魏征用人启示: 重用人才是兴国安邦前提,要通过各种考核手段,认真选拔,任人唯贤,重用德才兼备的人。 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比较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什么共同之处? ..•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