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10· 泰州模拟) 2010 年 3 月 28 日晚20∶30 开始,全球千座城市约 10 亿人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节约能源。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开始于( )A.18 世纪 60 年代 B.19 世纪 60 年代C.19 世纪 70 年代 D.19 世纪 80 年代【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2.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分别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机械特色不同 B. 构成材料不同C. 交通工具不同 D. 能源动力不同【解析】选 D 。解题流程如下:3. ( 2009· 乐山中考)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 1876 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 科学、文明和人性”C.“ 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D.“ 环境、资源与人口”【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 1876 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交通与通讯设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4.1931 年 10 月 18 日凌晨,爱迪生走完了 84 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 熄灭电灯一分钟B. 轮船鸣笛三分钟C. 教堂敲钟 84 下D. 齐奏《国际歌》【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他在1879 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故选A 。5. ( 2009· 徐州中考)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 A 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并且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机; B 、 C两项虽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动力机都是内燃机。6.2009 年 12 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新闻中心报导了北极熊所在地区的冰山正在逐渐融化 ( 右图象征着正在变暖的全球气候带来的影响 )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那么最早发明内燃机的是( )A. 瓦特 B. 史蒂芬孙C. 卡尔 · 本茨 D. 莱特兄弟【解析】选 C 。本题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