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二、戚继光抗倭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他是谁?你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 (1404 年 ) 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这个西洋指西太平洋吗?指的是:指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刘家港刘家港非洲东海岸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红海沿岸占城 -----------古里 --------满剌加 -----天方 ---------越南印度马来西亚马六甲沙特麦加( 20 分)1405 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浩浩荡荡的行驶在茫茫大海上。到 1433 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装载着大量金银宝物,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多搭乘他们的船只来访中国。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危险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海上迷路的可能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郑和航海用的“宝船”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九桅十二帆的船只,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龙骨由数根木头连接起来,同独木一样坚固。船的“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一个锚,有几千斤重”。大宝船可容四五百人,甚至近千人。 郑和(郑和( 1371——14351371——1435 年)年)面对诸多困难,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几点?宋朝以来发达的造船业。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郑和个人优秀的品质和团队通力合作当时明朝前期经济的发达郑和哥伦布首航时间1405 年1492 年船数200 多艘3 艘航船大小长 151.8 米 长 24.5 米随航船数27800 人88 人第一次,公元 1405~1407 年。第二次,公元 1407~1409 年。第三次,公元 1409~1411 年。第四次,公元 1412~1415 年。第五次,公元 1417~1419 年。第六次,公元 1421~1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