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往事依依于漪第 6 课 往事依依于漪• 1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 .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 3 .朗读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 于漪 (1929- ) ,女,江苏镇江人。 1951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她上课注重“教文育人”,认为讲课要有情趣,应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中,做到声情并茂,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一次在讲课时朗读《祖国啊,我的母亲》,读到动情之处,于老师真的声泪俱下,听课的师生无不为之震撼。 •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特级教师 , 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 ( 初中版 ) 一再邀请 , 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 , 该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 ( 初中版 )1999 年第七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编入课本时,作者对部分文字作了改动。 漪( ) 淼( ) 徜徉( ) 骚( )郁( ) 慷慨( )凝( ) 镌( )谆谆( ) 镂( )娥( ) 婵( )yīmiǎoyùkānɡkǎinínɡjuānzhūnsāochánɡyánɡlòuéchán字词积累字词积累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音调、语气、感情)思考:一、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说说理由。二、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各段的大意。三、于漪老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她成长的源头是什么?(用文中的材料回答)读一读:课文的层次及大意:金色的回忆第一层( 2 ):看画的乐趣 第二层( 3—6 ):读书的乐趣第三部分(7)往事给我的鼓舞第二部分( 2 ~ 6 ):第二部分( 2 ~ 6 ):第一部分( 1 )引出往事第一部分( 1 )引出往事研读文本 仔细阅读第 2 自然段: 1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2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百看不厌 ----身历其境 ----4 、作者所说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具体指的是什么?1 、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内容。2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看画可以在作者脑子里形成生动的形象。答:“我”是一个想像力非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