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为一家 唐太宗 天可汗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人民的拥戴。由于他妥善的处理了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了边疆的繁荣与稳定,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共同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返回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 吐蕃王国的创建者。 629 年登赞普位,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禄东赞协助下正式建立吐蕃王国。 641 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并请中原文士掌管表疏;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 , 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 大昭寺 大昭寺 始建于公元 7 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由千只白山羊驮土,耗时三年多才建成这座宏伟的寺庙。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 公元 823 年吐蕃赞普为纪念唐蕃第八次会盟而立。“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的誓言,历述了唐蕃双方和亲“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 唐蕃会盟碑碑文返回 回纥贵族 回纥 八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回鹘”。 9 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人民大部分西迁到今甘肃、新疆等地。今天的维吾尔族就是回鹘人的后裔。 回纥后裔维吾尔族 回纥后裔维吾尔族返回 渤海国上京鸟瞰 渤海国 七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再此设忽汗州,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此,改称“渤海国”,与内地往来密切,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 图为渤海国都城——上京遗址。 渤海国宫门台基 渤海国宫殿遗址 渤海国殿阶螭首 渤海石灯塔返回 崇圣寺三塔 南诏 在唐朝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征服当地各部落,并西败吐蕃。 738 年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739 年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定为国都,各种制度也相继形成,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 图为南诏最杰出的建筑崇圣寺三塔。 大理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高 4 米,宽 2 . 42 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