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历史秦的简史:• 秦在西周时仅是在王畿(君主居住地即首都附近的受君主管辖的地区叫王畿)附近负责为周王室养马的一个小小的附庸,连称为诸侯的资格都没有。直到周平王迁都洛邑,秦襄公才因为东迁护驾有功而受封为诸侯,取得了西周都城镐京附近的一块封地。但是因为偏处西方,与其它诸侯国的经济联系十分不便,在春秋中期以前,秦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史记 · 秦本纪》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史记 · 秦本纪》商 鞅 像商鞅秦孝公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秦国变法舌战图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必须变革。秦孝公改革派旧贵族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看图说故事赏十金立木取信一 . 商鞅变法1. 时间:2. 人物:公元前 356 年商鞅 ( 在秦孝公支持下 ) 3. 目的:富国强兵地主农民士兵贵族角色体验: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们如何看待这次变法?支持还是反对?为什么? 一 . 商鞅变法1. 时间:2. 人物: 4. 内容:公元前 356 年商鞅 ( 在秦孝公支持下 ) 3. 目的:富国强兵变法措施作用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战国战国七雄七雄实实力比力比较较024681012齐楚燕韩赵魏秦一 . 商鞅变法1. 时间:2. 人物: 4. 内容:公元前 356 年商鞅 ( 在秦孝公支持下 ) 3. 目的:富国强兵 5. 意义:秦国富强,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那么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石器骨耜 耒耜青铜铲春秋、战国铁农具斧锄铲犁材料二:上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开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