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目标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能力目标: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了解珍爱自己生命的行为表现[ 教学重点 ] 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 ] 对不同的生命观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小故事结论: 院长说:生命的价值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高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材料一 1988 年 3 月 13 日,四川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 15 岁的石棉一中学生赖宁主动要求加入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 1988 年 5 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但从今年 1 月 1 日起,随着《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实施,少年英雄赖宁的照片,“纷纷从校园墙上被摘下” 。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为什么会摘下赖宁的照片? 材料二 调查显示,每年全球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5 万人,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可能至少是自杀死亡人数的 10 倍。 自杀已成为人类的五大死因之一。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则材料的认识。名言欣赏: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__保尔 · 柯察金得过且过 议一议倍加珍惜让她更加美好轻率放弃对生命不负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人们普遍赞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更加美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事例一 张海迪 1955 年出生, 5 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认为她很难活过 27 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她刻苦学习医术,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 1 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