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1. 通读课文 , 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图片:(1) 《资治通鉴》的作者、体例、内容、特点和地位。(2) 两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各自的词风。元曲的组成、著名的代表剧作家及作品。(3) 宋元时期绘画、书法的特点 , 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4) 知道“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关汉卿”“《窦娥冤》插图”等图片。2. 重、难点:(1) 重点:明确《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 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的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2) 难点:识别《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 , 明确元曲产生的原因。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 史学家:北宋 _______ 。2. 《资治通鉴》:(1) 体裁:我国第一部 _______ 通史。(2) 内容:按 _______ 的顺序 , 记述了从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至 _____ 末年共 1 362 年的历史。(3) 特点:记事确实可靠 , 文字简洁生动。(4) 影响:对中国 _____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司马光编年体年月日五代史学二、意境悠远的宋词1. 简介:一种新的 _____ 体裁 , 起源于民间 , 句子长短不一 ,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2. 代表:词人朝代 代表作苏轼北宋《念奴娇 · 赤壁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两宋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 寻寻觅觅》辛弃疾南宋《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破阵子 · 醉里挑灯看剑三、“感天动地”的元杂剧1. 元杂剧:(1) 定义: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 , 演出一个完整故事的 _________ 。(2) 兴起:元代 _________ 的繁荣 , 使元杂剧得到空前发展。(3) 地位。① 奠定了 _________ 的艺术特色。② 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③ 表明 _________ 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4) 代表:元代 _______ 的《窦娥冤》。戏曲艺术城市经济中国戏曲通俗文学关汉卿2. 散曲:(1) 概况:由 _____ 演变而来 , 可以配乐演唱的歌曲。(2) 起源:民间小曲和 _________ 音乐。(3) 特色:形式简单 , 坦率真挚 , 清新淳朴 , 为 _____ 所喜爱。诗词少数民族市民1.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的司马光。2.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为 ( 春秋 ) 诗经—— ( 战国 ) 楚辞—— (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