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四首诗 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 学习目标: 1 、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 2 、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激情。 《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今译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陆游诗评 南宋诗坛有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大家之称。列入其中的杨万里主张撤下自己换上萧德藻,称尤萧范陆。当时一般称“中兴四大家”,相对在时间上偏重在南宋前期,四大家中陆游排在最末。到了南宋末的方回作回顾总结时这位置次序已起了变化,他说:“自乾、淳以来,诚斋、放翁、石湖、遂初、千岩五君子足以蹑江西、追盛唐”(《晓山乌衣圻南集序》,《桐江集》卷一)。——这四五个人当中杨万里、陆游已置于最前了,时间仍匡定在“中兴”前期(乾道、淳熙均是孝宗年号)。“杨陆”的称呼大约一直豆延到清中叶的乾隆时代,由于乾隆帝本人对陆游“感激悲愤,忠君爱国”的赏爱赞誉,同时的赵翼、翁方纲等人又摇旗为羽翼,抬举陆游的同时贬低杨万里。于是陆游的名位超过了杨万里成了南宋四大家之首。 杜甫简介 杜甫( 712—770 )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春望》 [ 题解 ]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春望》今译 长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