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普查和抽样调查第 4 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概念 .2. 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常用方法 .3. 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经常使用的地方 .交流与发现交流与发现• 在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要对某些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通常需要先通过调查,收集一些有关的数据再进行分析研究 .• 例如,我国从 1984 年到 1996 年,用了 12 年的时间对全国土地使用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现状调查 . 这次调查全国组织了 50 万专业人员,采用了航空为主的遥感资料,运用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查清了每个土块准确的土地数据,获得了全面的资料 . 如图小资料:全国主要地类面积耕地18.257 4园地1.77林地35.41牧草地39.27居民点工矿用地4.04交通用地0.37 其他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单位:亿亩总体与个体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被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 .在上面的例子中,全国土地使用面积是总体,每个地块土地的面积是个体 . 你能举出运用普查进行调查的实际例子吗?运用普查,通过调查与问题有关的每一个个体,可以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资料,然而,对于许多问题,没有必要甚至也不可能得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 .分析下面的三个实际问题:( 1 )某部门要调查全省七年级学生每周课外活动的时间 .( 2 )质量监督部门要检测某种品牌的复合木地板的耐磨程度 .( 3 )河务部门要了解 7 月份流经某水文站的黄河河水的泥沙含量 .问题( 1 )中的学生人数多,如果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全省每个七年级学生每周课外活动时间都进行调查,不仅调查的范围广,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会非常大,并且这种调查的结果也不需要准确值;问题( 2 )中对木地板的耐磨程度,如果采用普查的方法,需要对该品牌的每块木地板都进行试验,而这种试验是破坏性的;问题( 3 )中,不可能将 7 月份流经该地的黄河河水全部封存,然后让泥沙沉淀,再测出泥沙的质量,因此问题( 1 )( 2 )( 3 )都不可能通过普查来收集数据 .想一想,如果你负责调查问题( 1 )( 2 )( 3), 应当如何收集数据?对于问题( 1), 可以采用抽取一部分学校的一部分七年级学生(比如 1 000 名)作为代表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 2) 和问题( 3 )可分别抽取部分木地板样品和7 月份流经该地的部分水样进行检测,根据获取的数据,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