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的应用操作规范 第一节 概念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在床旁利用气囊漂浮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心脏右心系统和肺动脉进行心脏和肺血管压力以及心排出量等参数测定的方法,监测及指导危重患者的治疗及防止并发症发生。 Swan ﹣Ganz 气囊漂浮导管长 110cm ,每 10cm 有一刻度,距管端 1cm 处有一可充胀气囊,气体容量为 0.5 ~ 1.5ml 。导管尾部经开关连接 1.5ml 注射器,用以充气囊。导管顶端有一开口,为肺动脉压力监测开口,距离端 30cm 处,为右心房容量压力监测开口,在距顶部 4cm 有一热敏电阻探头,用于测定心脏每分输出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已开始使用五腔气囊漂浮导管。 第二节 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漂浮导管临床主要适应症: 1、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连续监测; 2、心源性休克、非心源性水肿,体外循环后流失的平衡处理; 3、判断机械呼吸; 4、血管活性药 物 治疗; 5、血液 透 析 和辅 助 循环的疗效 ; 6、心脏外科术 后血流动力学不稳 定和心功 能 不全 的药 物 疗效 观漂 浮 导 管 的 应 用 的 操 作 规 范 --第 1页漂 浮 导 管 的 应 用 的 操 作 规 范 --第 1页察等。 二、相对禁忌症: 1、全身出血性疾病尚未控制; 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尚未控制; 3、原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新近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 P﹣R 间期延长; 4、急性或亚急性心内膜炎; 5、活动性风湿热、心肌炎; 6、近期有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 三、绝对禁忌症: 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重的解剖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的本身即可使原发疾病加重。如: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瓣或三尖瓣狭窄、肺动脉严重畸形等。 第三节 漂浮导管的置入方法 一、穿刺法: 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人漂浮导管。穿刺成功后协助医师沿漂 浮 导 管 的 应 用 的 操 作 规 范 --第 2页漂 浮 导 管 的 应 用 的 操 作 规 范 --第 2页套鞘送人漂浮导管至上腔静脉,将远端腔联接好压力换能器并校零,将气囊充气,导管顺血流向前缓慢推进,监测压力曲线变化,直至PAWP 波形出现,立即放气。妥善固定漂浮导管,拍床边胸片以明确导管位置。 二、切开法: 选用肘部较大的静脉,以肘正中静脉最多见。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这是漂浮导管操作的最佳途径,导管可以直达右房,并发症少,容易成功。研究发现行机械通气,经颈内静脉途径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