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学派组员:赵洋(主讲)万选(相火论)彭鸣瑞(阳有余阴不足论)钟凯林(杂病论治)喻茂(ppt制作)•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主,强调保存以养阴为主,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代表人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代表人物朱丹溪。物朱丹溪。•丹溪学派学术思想远绍丹溪学派学术思想远绍《《内经内经》》,近,近宗刘河间火热论,旁参张从正、李杲,宗刘河间火热论,旁参张从正、李杲,兼采众家之长,在理论和治疗上更趋兼采众家之长,在理论和治疗上更趋完备。完备。朱震亨朱震亨赵道震赵道震刘纯刘纯刘叔渊刘叔渊王履王履戴思恭戴思恭赵以德赵以德陈无咎陈无咎徐彦纯徐彦纯虞抟虞抟王纶王纶汪机汪机丹丹溪溪学学派派师师承承关关系系一、生平简介一、生平简介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浙江义乌人,元至元十八年至至正十八年(公元1281—1358年),享年78岁,因世居丹溪,故尊称为丹溪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文章辞赋一挥而就。三十岁时,因母亲患脾疼证,始自学医,三十六岁到八华山师从许谦习理学。四十岁时因许氏病久卧床勉其学医,遂弃举子业而从医,四出寻师学艺,至四十四岁在杭州始拜师罗知悌,终成一代医学宗师。二、主要著作二、主要著作1.《格致余论》2.《局方发挥》3.《金匮钩玄》4.《丹溪心法》此外:《伤寒辨疑》、《丹溪心法附余》《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三、主要学术思想三、主要学术思想1.1.阳有余,阴不足论阳有余,阴不足论阴阳之间多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1)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精难成易亏,不与阳气相配。在人的生长衰老过程中,阴精只有在青壮年时期才相对充盛,而幼稚与垂暮之年阴精皆不足,故阴与阳相较,则阴不足而阳有余。(2)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人一生经常会遇到各种情欲刺激,而这些刺激往往通过心而影响到相火,导致阴精耗伤,势必加剧“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造成疾病产生。(3)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阴与阳两个方面,二者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是化生万物的主体。对人体而言,亦是如此,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往往动多静少,“动易而静难”,由于人之情欲无涯所以相火妄动,耗伤阴精的病变时常发生。从而亦得出“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结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含义人体在一般生理状况下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人体在一般生理状况下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在(生理)(生理),再加上,再加上““人之情欲无涯人之情欲无涯””,和多种致病因,和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相火妄动素引起相火妄动(病理)(病理),阴精耗损,势必加剧这种状,阴精耗损,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而发为疾病。态而发为疾病。““阳有余阴不足阳有余阴不足””的观点,既说明了人体的基本的观点,既说明了人体的基本生理状况,又有其病理意义。生理状况,又有其病理意义。因此,保持阴精充足,因此,保持阴精充足,勿使相火妄动,亦即养阴抑阳,则成为人体养生、防病勿使相火妄动,亦即养阴抑阳,则成为人体养生、防病的关键。的关键。《内经》丹溪提法:君火以名以名而言…故谓之君相火以位以位而言…故谓之相内涵:与时令节气在人体中的生理病理有关的运气概念2.相火论11、相火之常、相火之常所谓相火之常,是指相火在人体中的正常生理活动,亦即生理之火,人身之动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①①、相火的作用、相火的作用---维持生命,推动脏腑经络的正常活动,人身之动气。“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②②、相火的运动、相火的运动---动皆中节“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相火“寄予肝肾二部”,“肝肾之阴,悉具相火”。③③、相火的性质、相火的性质---内阴而外阳,属动,以精血为物质基础。④④、相火的部位、相火的部位---寄予肝肾22、相火之变、相火之变所谓相火之变,是指相火的异常活动,即相火妄动,属病理之火,为元气之贼。(人身贼邪)⑴⑴、相火妄动的原因、相火妄动的原因①情欲无度,君火不宁“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侧相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