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中的人物描写——张飞横矛立马眼圆睁,天下无敌大英雄《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如奸诈的曹操,重义气的关云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仁厚的刘备等等。我却单单喜爱一个猛将——张飞,张翼德。我觉得他的形象很贴近我们。他既是一个驰骋战场的英雄,又是一个爱喝酒爱发脾气的凡人;他既有嫉恨如仇的率直秉性,又有知错就改的可贵品质;他的形象不像孔明一样达到神化的境界,使我们遥不可及;也不像赵云那样形神完美的结合一生常胜几乎没有过败笔。张飞,是那样的可敬可爱,有血有肉地贴近我们的生活,今天,请你随我一起去领略他的风采。(一)飞之本色——性情中人张飞在书中第一回就出场了,豹头环眼,燕额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手持丈八蛇矛,胯下是乌骓战马。好一派威风凛凛!张飞怒鞭督邮,只顾打的痛快淋漓,连打断柳条十数枝,表现了张飞乃性情中人——嫉恨如仇。张飞做事从不考虑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做人没有心机、秉性率真。三顾茅庐时,三人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刘备仁厚、求贤若渴,作为长者非常稳重。对贤者特别尊重,远远的下马,静等先生醒来等细节。而张飞呢,莽撞,直性子,嫌大哥啰嗦,只嚷:“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看到孔明先生因午睡而令兄长侍立阶下,大怒:“看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这些语言描写,令人忍俊不禁,将一个脾气易躁,说话鲁莽,有血有肉的可爱张飞展示了出来,他是一个实实在在植根与生活中的凡人形象,既不脱离我们也不高于我们。所以我说这也是他的本色之一。(二)飞之勇猛——英雄亮点所谓艺高人胆大,张飞为救公孙瓒飞马扬鞭,这才引出了三英战吕布的好戏张飞打的是头阵,与吕布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他的勇猛初露端倪。若提张飞的勇猛势必要谈长板桥一战。长板桥前,翼德大喝一声,声如巨雷,喝得曹军闻声股栗,只因曹操心头在想: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所以才有“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营百万兵”的诗赞。将个人形象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读起来真是痛快、好看。自然这是虚笔之写,主要是在气势上压倒敌方。马超大战葭萌关,却着全力刻画了张飞的勇猛,二人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杀得性起时,张飞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战百余合,却是精神倍加。挑灯夜战。真是打的激烈,观的精彩。这就是作为英雄形象的张飞,令人可敬可佩、可赞可叹!(三)飞之智慧——粗中有细张飞虽粗暴,可也有细心的时候,骂吕布时就透着细发,开口骂道:“三姓家奴!”你说好笑不好笑?一语中的,揭人短处。长板桥前,若不是提前布下疑兵,让士兵在马尾巴上系上树枝在树林里跑得尘土飞扬,又哪来三声喝退曹兵百万的雄姿?这就是张飞的智慧,粗中有细、急中生智的智慧。能和空城计相媲美。空城计在于静得让人疑,长板桥在于动得让人疑。张飞虽不及诸葛亮神算,却也用计捉过老将严颜,诱过曹将张郃,智取了瓦口关。谁说英雄无谋略呢?(四)飞之可贵——知错立改张飞这一角色之所以惹人喜爱,还在于他知错立改上的态度上。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可贵品格。这一点上张飞就比关羽做得好。关羽性情高傲,目空一切。而且刚愎自用。张飞则不然,一旦知错,立即改正,心悦诚服,出自真情。古城会时,因不明真相,挥矛便刺关羽,而且责骂对方“有何面目与我相见!”待关羽杀了蔡阳,真相大白后,立即参拜云长,失声痛哭。孔明初出茅庐时,关张二人一千个一万个看不顺眼,更兼有夺兄之爱的嫉妒吧。博望坡军事初用兵,孔明调军遣讲完毕,张飞就嘲笑他说:“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等至大获全胜,却也心悦诚服,挑大拇指赞叹:“孔明真英杰也!”在耒阳县时,张飞将军一见庞统衣冠不整,醉气熏天,大怒,气的要杀了庞统待亲眼见凤雏先生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完毕。飞大惊,下席而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这就是一位知错就改的将军形象,读起来使人倍感亲切、动人。张飞身上的这层光辉,使我们更容易走近他,觉得他可爱可亲。(五)飞之弱点——喝酒误事人总有一些弱点,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更改。这些弱点有时便会成为我们致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