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扼住命运的喉咙”,是对这部作品最简洁有力的概括,前不久看到一位朋友的博客,说人类精神史上最为性感的两个男人是《老人与海》里面的桑提亚哥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所谓“精神上最为性感的男人”,应当可以通俗地描述为“这男人是条汉子”,贝五震撼了亿万人的心灵,不仅仅在于其波澜壮阔的音乐旋律中,更在于贝多芬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CarlosKleiber(小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的贝五版本,1975年以来就被全世界爱乐人奉为最有格的伟大演奏,有着一气呵成的速度感和纯出自然,不事雕琢的平衡感。2.2.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梦想家的狂放不羁有句话说的好: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毫无乐趣,所以大家不妨做一个快乐的梦想家!法国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柏辽兹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又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表现更具感染力,其《幻想交响曲》就是一部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五彩斑斓的音乐织体、光怪陆离的大胆想象,总是让笔者想起唐代诗人李贺:一位带着病态苦闷的梦想去燃烧生命热情的鬼才。RR唱片公司录制的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在发烧友中赫赫有名,冠以“Hi-Fi断头台”之称号,动态庞大,音效惊人,充分表现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张力,绝对值得一听!3.3.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包罗天地的胸襟编辑点评:笔者喜欢的伟大诗人和音乐巨匠中,李白和贝多芬有着一定的神似之处,最主要在于其作品都有着包罗天地般的宇宙境界和让人醍醐灌顶般的精神升华,如果你也和笔者一样边听《贝九》边看李白《日出入行》,你就会领悟到这种异曲同工之妙来自于创作者洒脱宏伟的胸襟,没有此等胸怀,不可能涌现出“飘若浮云,矫如惊龙”般的创作灵感。4.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编辑点评:《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穷尽一生追求个人价值,达到“天人合一”般的境界。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做为其传世之作,构思宏大,气韵流动,有着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音乐美感,催人奋进。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公认名版,黄金时代的LewisLayton(莱顿)的录音水准更是不容小觑,值得推荐,此外,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版也不错。5.莫扎特《第40交响曲》——天真无邪的质朴情感莫扎特的音乐精致纯净,充满了欢乐和友爱,流露着人类最天真无邪的那种质朴情感,《第40交响曲》就是典型,相信很多人知道这部交响曲还是通过SHE的那首歌曲:《我不想长大》(改编自本交响曲第一乐章)。成长的代价在于一个人会变得世故、虚伪、圆滑,我们失去了最天真无邪的那种质朴,我们失去了大笑、大哭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认真去爱一个人的信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任何美好的艺术作品,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来不得半点矫饰和虚伪。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个人更加倾向于卡尔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雍容典雅,但好友王逸驰认为富特文格勒的别有意境,有一种愁世欢歌的悲悯意味(相当独到的见解),无奈这两个版本的下载源都不好找,大家不妨先听一下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版。6.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隐忍感恩的责任心勃拉姆斯是西方音乐史上比肩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巨匠(3人合称“3B”),让很多乐评家费解的是,勃拉姆斯所处的生活可以说比较安逸平淡,但是音乐中渗透的悲天悯人的史诗性和悲剧性,竟然比命运多舛的贝多芬还要深厚复杂,勃拉姆斯苦恋自己师母克拉拉(音乐家舒曼的遗孀)并且终身未婚的经历总给人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感觉,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上甚至有些懦弱的人完成了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4部交响曲,其中《第一交响曲》甚至被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用心体会这部交响曲中纠错压抑的痛苦感情,我们不难挖掘到一种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