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中动脉血管壁内-中-外三层组织解剖示意图血管 外 壁血 管 内 腔内内 皮 细 胞膜内皮下组织层内 弹 力 板中多层膜平滑肌层细胞外外 弹 力 板膜血 管 神 经层外 膜 组 织正常大中动脉血管壁内中外三层的结构图。大中动脉的内膜层有单层内皮细胞层、内皮下组织、内弹力板组成。中层有多层平滑肌细胞组成,因此血管弹性好,具有强大的收缩舒张功能。外膜层有外弹力板、营养血管和神经、外膜组织。正常的动脉血管2A C S第四个十年第三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一个十年 正常动脉血管的内膜层随年龄增长而增厚,血管弹性减弱,称为老年性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内膜层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同时,内膜下脂质沉积使血管腔变窄和血流受阻的一种慢性病理性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LDLox-LDL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ox-LDLLDLROSROSMCP-1MCP-1ICAM-1ICAM-1VCAM-1VCAM-1MMPMMPTNF-ɑTNF-ɑIL-1IL-1PDGFPDGF平滑肌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 脑心通抗动脉硬化的机制:4正常动脉正常动脉破裂和栓塞破裂和栓塞脂质条纹脂质条纹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稳定斑块较小的稳定斑块较小的稳定斑块动脉硬化的进程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Dynamic Balance of atherosclero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From: Eric J.Topol: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003; Atherosclerosis P.5-11)1、在各种慢性炎症和危险因素的作用下,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c)致使内皮损伤,内皮功能障碍.2、损伤的内皮细胞激活,使单核细胞、血小板在血管内膜表面聚集和粘附。3、炎症性单核细胞迁移进入内皮下。4、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刺激平滑肌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6不稳定性斑块与稳定性斑块的区别脂质核外膜外膜脂质核7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动态平衡纤维帽破裂或损伤后的动态平衡和结局5、平滑肌细胞迁移进入内皮下组织,形成新的粥样斑块的纤维帽。斑块增大.6、平滑肌细胞迁移进入内皮下组织和粥样斑块的纤维帽。6-7、内皮细胞迁移并且在各种保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纤维帽。8-9、纤维帽在各种促炎症因素下破裂或损害,表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急生冠脉事件。纤维帽破裂或损伤后,血栓形成,在各种保护因素的作用下,在血栓的表面形成新的纤维帽,使急性冠脉事件,得到新的平衡。动脉粥样硬化的动态平衡和结局(引自 Topol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2ed,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