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商品价值总量增加的六种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这里的“商品价值量”指的是“单位商品价值量”,而不是指“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并不否定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增加的可能。在当代,社会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导致商品价值总量增加的因素有哪些呢?具体说主要有六种:一、社会劳动总量的扩张,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随之扩张。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其综合利用的程度也不断提高。各种以不同的生产资料为劳动对象的劳动相继出现,社会劳动总量随之不断扩张,不同的新的使用价值被创造出来,并具有量的扩张的必然趋势,社会财富不断增长。如果这些被创造出来的新的使用价值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必然使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发生扩张。二、劳动产品的日益商品化,导致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增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劳动总量中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份额越来越大。无论是在自然经济形态向商品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中,还是在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时代,人类劳动产品的日益商品化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中转化商品的份额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三、社会复杂劳动总量的提高,带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提高。随着人类劳动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人类劳动呈现出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化的趋势。与简单劳动相比,复杂劳动是只有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的人才能胜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往往 1 小时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是 1 小时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的若干倍。在当代,随着复杂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不断膨胀,必然带动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四、科学技术变“废”为“宝”,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获得增加。物品的使用价值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过去被认为没用的“废物”的使用价值被人们逐渐发现,使得消耗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有了物质承担者即商品。现代科学技术变“废”为“宝”的神奇功能,为商品“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在取得社会商品总量增加的同时,也使社会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断增加。五、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增加,必然会使社会商品价值总量增长。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现代社会对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