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三种执政方式;2、识记并理解“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3、识记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理解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多党合作的优越性。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透过政治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并使其转化为更深的热爱之情和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的志向。第 1 课时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填一填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5.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悟一悟探究活动 1:(1)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提示 (1)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2)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责任。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探究活动 2: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能够印证上述结论?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百日维新”印证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使中国陷入军阀混战,表明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