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 1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规模适度问题关键字:存款规模变动 存款利率变动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相关材料:社会居民储蓄存款与利率变动一览表()历年 GDP 变动表历年通货膨胀变动表(注:由于表格数据较大,所以只显示相关图表)由以上表格数据以及图表可以得出相关结论:第一、利率对储蓄率的影响为不确定。说明在影响储蓄率的诸多因素中,首要者为收入增长,利率并非重要的因素。 第二、居民绝对收入对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远远低于收入增长率。尤其在总量分析中,绝对收入对储蓄率作用很低。第三、通货膨胀对储蓄有影响,但总体上影响较弱,且不显著。分析相关原因:第一、是储蓄的积累——财富水平过低,使利率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能导致财富价值或财富收益产生足够大的变化,诱惑人们改变消费以及储蓄行为。第二、是储蓄刚性。低收入水平下储蓄多用于购买大件、应付意外事件和婚丧嫁娶等明确目标,并且,低收入水平国家多存在信贷约束,这更增加了储蓄量的不可调整性。在储蓄刚性下,利率的降低很难使个人压缩这部分用于未来支付而储蓄的量;利率的提高也很难令居民从维持生存和温饱的消费部分中压缩一块用以增加储蓄。因此,在低收入国家,居民储蓄对利率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不敏感的,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必然很低。 第三、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同样会制约储蓄的利率弹性。资本市场不发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管制和金融压制过强,表现为:过严的利率与汇率管制、资本市场狭小、交易品种少、流动性低。利率管制使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波动幅度小且频率低,这使财富收益的变化范围很小,即便利率有些微调整,人们也不会因此认为财富收益有大的改变。利率管制也抑制了市场的流动性。总之,无论利率管制,还是低市场流动性,均使得利率变化对于财富收益和财富价值的影响大大减弱,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力度,降低了储蓄的利率弹性。第四、我国银行业负债产品欠缺且品种单一。从 2003 年下半年后,我国通货膨胀的阴影开始出现,物价上涨超过银行存款利率,负利率成为我国银行存款的威胁。开发能够与直接融资产品结合的新负债产品,使银行负债的债权人获得市场化的收益,不仅有利于稳定负债资金来源,还可以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银行的收入渠道。但由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都极为有限,银行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操作空间还较为狭窄,人民币的理财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