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体的碰撞1.碰撞是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牛顿等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从最初对一些现象尚无法作出解释,到逐渐归纳成系统的理论,总结出碰撞的规律直至明确提出运动量守恒的基本思想,都为后来的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2.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由于加速器技术和探测技术的发展,通过高能粒子的碰撞,实验物理学家相继发现了许多新粒子。3.物体间碰撞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 1-1-1 甲所示,两小球碰撞时的速度沿着连心线的方向,这种碰撞称为正碰,如图 1-1-1 乙所示,两球碰撞前的相对速度不在连心线上,这种碰撞称为斜碰。图 1-1-14.碰撞的最主要特点是:相互作用时间短,作用力变化快和作用力峰值大等,因而其他外力可以忽略不计。5.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如果两个物体碰撞后合为一体具有共同的速度,这样的碰撞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两节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靠碰撞连接,台球由于两球的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微观粒子之间更是由于相互碰撞而改变能量,甚至使得一种粒子转化为另一种粒子,物体在碰撞中遵循什么物理规律呢?本章我们将从历史上的碰撞实验出发,认识各种碰撞的形式,探究碰撞的规律—动量守恒定律,从守恒和对称的关系中感受物理学的和谐美。对碰撞现象的研究1.碰撞现象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对速度的物体相遇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叫碰撞。2.碰撞的特点(1)作用时间极短,相互作用力变化很快,平均作用力很大;相互作用力远大于其他外力,其他外力可以忽略不计。(2)碰撞过程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作用时间极短,所以可以忽略物体的位移,可以认为物体在碰撞前后仍在同一位置。3.碰撞的分类按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情况可分为完全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1)完全弹性碰撞:任何两个小球碰撞时都会发生形变,若两球碰撞后形变能完全恢复,并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前后两小球构成的系统的动能相等,我们称这种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2)非弹性碰撞:若两球碰撞后它们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时将有一部分动能最终会转变为内能,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不再相等,我们称这种碰撞是非弹性碰撞。(3)完全非弹性碰撞:如果碰撞后完全不反弹,两球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碰撞则是完全非弹性碰撞。4.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