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学案本章通过对功能关系的讨论,完成对能量概念的深入认识。本章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它既是力学问题的基础和综合,也是学习其它物理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从做功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学习本章要学会运用以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一、功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2、功的定义式:W=Fl(l 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3、恒力功的计算:W=Flcosα(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4、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正功和负功不表示功的大小,只是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经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 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 6J 的功。说了“克服”,就不能再说做了负功。5、合外力的功的求法:方法 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 W=Flcosα 求出合外力的功。方法 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练习 1: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是斜上的拉力,第二次是斜下的推力,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大小也相等,位移大小也相等,则:A.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等;B.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等;C.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等,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等;D.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等,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等。练习 2: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力所做的功是零( )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的上方停留 10s,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二、功率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⑴ 功率的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 t 内的平均功率。⑵ 功率的计算式:P=Fvcosα,其中 α 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 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为瞬时速度,对应的 P 为 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 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 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 P 为 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