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物理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4
高中物理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4
高中物理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4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五节 宇宙航行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有关知识和航天发展史。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理解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牛顿对卫星发射的思考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2.通过对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展示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通过介绍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卫星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三、教学难点 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关系。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通过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认识到了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并进一步弄清了天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运动。然而人类并不满足于只站在地球上探索宇宙的奥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是如何走出地球,飞向宇宙,进行宇宙航行的。首先来开一组图片,这是金字塔和巨石阵,据考证它们都是古人进行天文观测的场所。很早以前,人类都是靠肉眼来进行天文观测的。 用心 爱心 专心1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他将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有了望远镜这个工具,人类就能更好的进行天文学研究。现在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大型的天文观测站。除了进行天文观测,人类还渴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1957 年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呈球形,直径 58 厘米,重 83.6 公斤。它沿着椭圆轨道飞行,每 96 分钟环绕地球一圈。 (二)推进新课 牛顿的思考 探究:怎样才能使得一个物体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 先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知道,在地面上将一个物体水平抛出,若抛出时速度越大,则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大。如果抛出速度很大时,我们还能将地面看作平面吗?(不能)早在 16 世纪道的牛顿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从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上将物体水平抛出,速度越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物理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五节宇宙航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