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测射线的方法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一、探测射线的方法探测器材的设计思路: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蒸气会产生雾滴,过热液体会产生气泡.射线中的粒子会使照相乳胶感光.射线中的粒子会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1.威耳逊云室其结构为一个圆筒状容器,上盖透明,底部可以移动,相当于活塞.实验时先往容器内加入少量的酒精,使容器内形成饱和蒸气,然后迅速下拉活塞,气体迅速膨胀,温度降低,酒精蒸气达到过饱和状态.粒子穿过该空间时,沿途使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蒸气就会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于是显示出射线的径迹.2.气泡室与云室原理类似,只是容器里装的是液体,并控制里面液体的温度和压强,使温度略低于液体的沸点.当气泡室内的压强突然降低时,液体的沸点变低,因此液体过热,粒子通过液体时在它周围就有气泡形成,显示出粒子的径迹来.3.盖革—米勒计数器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计数器,外面是玻璃管,里面有一个接在电源负极上的导电圆筒,筒内中间有一根接电源正极的金属丝,里面充入惰性气体以及少量酒精或溴蒸气.当射线通过管内时,会使气体电离,产生的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再与气体分子碰撞,又使气体电离……一个粒子进入玻璃管内就会产生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到达阳极,就形成一次瞬间导电,电路中形成一次脉冲放电,电子仪器把这次脉冲记录下来.粒子在气泡室里的粒子径迹为什么是曲线?提示:粒子在气泡室中的运动受磁场洛伦兹力作用,洛伦兹力方向与速度垂直,故轨迹是曲线.二、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止1.核反应(1)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2)核反应的规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还遵循动量守恒.(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在某些粒子的轰击下生成新的原子核,这种核反应称为人工转变.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少,通过人工转变,现在每种元素都有了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天然的相比,它们有以下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还可以制造出各种所需要的形状,半衰期比天然的短得多,因此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应用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用它的射线,另一方面是作示踪原子.4.辐射与安全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性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用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在生活中对那些有可能有放射性的物质要有防范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1930 年,德国科学家玻特和贝克用 α 粒子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