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物理年级高一班级时间课题第七章 第六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领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3.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及适用条件。教材分析重点: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难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乙甲ABCA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引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也学习了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定理——动能定理。现在我们将要学习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联系游乐场内的过山车从高处滑下时所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就有机械能守恒定律。什么是机械能?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机械能守恒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给出板书)二、新课讲授板书: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物体在机械运动中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 Ek= mv2 ;势能:机械能:在初中我们也学过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学生再举几例说明并过渡提问: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2、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验证:(见教材 129 页)重力势能 Ep=mgh弹性势能BAv1v2h1h2ΔhOO分析:以甲图为例,以最低点为零势面,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A→O 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O→B 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在 A、O、B 三处机械能是相等的.学法指导:1、涉及到重力势能就一定要设定一个零势面。2、 注意初步引入初、末状态的选定与比较。3、 甲、乙两种情况都只有重力做功,拉力不做功(为什么?)。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甲图中小球可以摆到与 A 点高度相同的 B 点。乙图中用尺在某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 B 点,但摆到另一端时,能达到与 A 点相同高度的 C 点.甲、乙图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何位置,机械能是相等的。实验证明: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2)理论推导: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物理情景如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经过高度为 h1的 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 v1,下落到高度为 h2的 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 v2.试确定小球在 A 点和 B 点的机械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思路:要寻找始、末位置机械能的关系,我们要联想到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变化及引起机械能发生变化的原因——重力对物体做了功。让学生自然联想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