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日心说和地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2、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重难点:掌握天体运动的演变过程熟记开普勒三定律引入:研究天体的运动是从古到今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关于行星的运动,历史上有两种对立的说法,这是历史上牺牲最大的科学争论。新课教学一、地心说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2、代表人物:托勒密(公元 90——168 年)3、存在条件:第一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第二人们多信奉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二、日心说1、日心说: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2、代表人物:哥白尼(1473——1543)3、存在条件:地心说解释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许多问题都不能解释。而用日心说,许多天体运动的问题不但能解决,而且还变得特别简单。古代的两种学说都不完善,因为太阳、地球等天体都是运动的,鉴于当时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能力,日心说比地心说更先进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三、第谷的观测1、第谷(1546——1601)是丹麦的天文学家、观测家,历时 20 年的观测,记录了行星、月亮、彗星的位置。2、第谷虽然本人没有描绘出行星运动的规律,但他积累的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四、探究 1: 行星运动的轨道年份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秋分2004 3/21 6/21 9/22 12/222005 3/21 6/21 9/22 12/22 冬至 夏至2006 3/21 6/21 9/23 12/2192 天 94 天 89 天 90 天 春分 小结:行星运动的轨道不是圆周运动提出猜想:那么行星运动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呢?五、分组实验(体验椭圆)实验准备:两人一组、木板、图钉、线、笔、白纸小结:两个图钉位置靠的越近,椭圆就越接近于圆六、开普勒三定律:11.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注意:九大行星的轨道半径不同且所在的轨道平面不在同一个轨道平面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注意:行星环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不相等小结:开普勒第一、二定律推翻了地心说和日心说所描述的天体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结论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a3 / T2=k七、探究 2行星 半长轴(×1000000km) 公转周期(天) k 值1 水星 57 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