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3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笔势雄健又不失精妙绝伦,华丽铺陈又不失犀利批判,光彩四射又不失异样的光辉。品读《阿房宫赋》就如同与中国文化做一次高层次的对话,如同与杜牧做一次深化的思想沟通,对于这样的经典之作,教学目标拟以杜牧的“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铺,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抓住“诗人之赋丽以则”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分析文章借古讽今的思想意义。故而理读和品味应该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设计思路 1、淡化畏难情绪,突破作品古文形式 高一的学生一看到如此长的古文,便有看不下去的畏难情绪,本文词语丰富生疏,学生理解颇觉困难,但由于教材注解十分详细,因此必须用生动的导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注释诵读全文这一环节必须仔细落实,老师不可替代,使学生首先进入到课本中去,这样才有品味鉴赏的基础。 2、从文章的“兵卫”入手,逐步品到作者为主的“意” 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丽返回散体的倾向,不讲求对偶、韵律、藻采、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概,称作文赋。《阿房宫赋》是代表之一,《阿房宫赋》除了这一“丽”之外,还有一个借古讽今之“则”,故而细品词藻文气的同时深化挖掘其文意,使学生既能感其华丽又能明其“意”气。 教学实施步骤 一、导入兴趣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度,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中国的吃穿用度自成一格。就住就五花八门,楼、阁、轩、榭、台、宫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宫殿有哪些?(多媒体投影图片,大明宫、阿房宫、故宫、布达拉宫、未央宫等)其共有的特点是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其中阿房宫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议论它的机会,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看看杜牧又因何而议论它。 二、自读疏通 1、运用多媒体展示后人通过想像绘画出来的阿房宫及阿房宫的地埋、历史等知识,引起阅读兴趣。 2、投影阅读要求: (1)文章哪些段描写,哪些段议论,写了什么,议了什么? (2)阿房宫的特点。 (3)宫中的生活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如何把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4)哪一句话能作本文的中心论点? (5)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论点的? 3、学生阅读后,反馈信息,老师引导其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及文章的结构,分析描写与议论之间的联系。 三、品味创新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方、丰富瑰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