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_第3页
3/3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来把握体味诗歌内容。 2、熟读成诵来领悟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学习难点】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 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安史乱起,杜甫落人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因上疏救房瑁,被贬,弃官后奔蜀投严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诗中集大成者,风格沉郁顿挫。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登岳阳楼》背景简介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旅夜书怀》背景简介 公元 764 年春杜甫被贬辞官后携家人来到成都投奔好友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生活来源于是乘船东下在从成都到渝州的途中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此时的杜甫 53 岁由于国家政局不稳自己生活无着、行无定迹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旅夜书怀”的意思是在旅途中夜里写下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鉴赏品味】《登岳阳楼》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这一联描绘了洞庭湖浩瀚无际、宏伟壮观的画面: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2.4 登岳阳楼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