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阗寂”何义读《卡夫卡的钟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第 1 版),其《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乔伊斯并非在《死者》中特别使用了这种反衬与对比,尽管本篇不乏这种技巧的使用,比如冬天屋内的温暖与窗外的寒冷、喧闹与寂静、嘈杂与谛听、高谈阔论与阗寂的记忆。”这里的“阗寂”,我想肯定是“阒寂”之误。“阗”读 tián,“充满”的意思,现代汉语有“喧阗”一词,指声音大而杂,义同“喧闹”。查遍各类大小辞书,未见有“阗寂”的说法。“阒”读 qù,形容寂静。阒寂,即静寂、宁静。鲁迅先生《亥年残秋偶作》最后两句就是:“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仔细体会上述语境,用“阒寂”一语十分妥帖。——摘自《咬文嚼字》2013 年合订本,作者:刘从军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 岁再随父迁至绵州。25 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的漫游生活。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至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762 年病逝于今安徽境内,享年 61 岁。作品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骈文与赋的区别“骈”是两匹马并行的意思。骈文句式要求对偶,词性相对,就像两匹并行的马。而出句和对句两个句子的平仄也有要求,如两匹马的马蹄踏步那样有规则。骈文除少部分过渡句子原则上可以用散句简要带过外,其他一律严格要求对仗,不要求韵。此外,骈文还讲究辞藻、用典。羽觞(shānɡ) 琼筵(yán) 逆旅(nì)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万物之逆旅也(nì) B.古人秉烛夜游(běnɡ)C.开琼筵以坐花(yán) D.飞羽觞而醉月(shānɡ)解析:B 项,“秉”读 bǐnɡ。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客舍B.百代之过客也 过客:旅客,旅行者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烟景:烟柳美景D.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块的土地解析:D 项,大块:大自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万物之逆旅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B.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夫子何命焉为C.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绘以篆文山龟鸟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