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0《荆轲》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10《荆轲》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1/11
高中语文 10《荆轲》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2/11
高中语文 10《荆轲》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3/1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10《《荆轲列传》》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2、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3、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4、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5、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 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学习重点】1、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3、对荆轲性格的把握。4、精彩的场面描写。5、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塑造。【学习难点】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2、对荆轲行为的历史思考。【学习过程】一、自主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二、背景介绍 公元前 228 年(秦王政 19 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事实是:“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 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 230 年灭韩,又在公元前 228 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 年逃回燕国。公元前 228 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 222 年灭燕。 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1国时期秦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0《荆轲》学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