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5《听颖师弹琴》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用文字描写音乐形象的方法。 2、体会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掌握用文字描写音乐形象的方法。 2、体会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感触文本一千多年前,在我国的唐朝,相传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我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韩愈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无影无形,那敏锐的文人们怎么才能将那美丽的音符化作有形的文字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二、研习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自己试着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以《琵琶行》为例,学生讨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2)小结:明确:正面的描绘音乐形象一般有两种方法:以声写声。直接用拟声词或者大家熟悉的一些声音来把陌生的音乐描绘出来。以形写声,化听觉为视觉形象,让音乐变成我们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东西,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另外,还可以侧面描写听者的感受,来烘托音乐效果。 (3)自主探究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感知音乐形象。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明确:是以声写声,写出了音乐的缠绵婉转。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明确:以形写声。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1气势非凡。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明确:以形写声,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明确: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