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和反思:不能忘记的人物和事件(14)品读李白 纵观中国文学史,李白可称是最卓逸不凡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傲世独立的个性、狂放不羁的气度和天真浪漫的情怀,淋漓尽致地显示了盛唐气象中人性的觉醒,文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对于李白,我所能想到最恰当的一句评语便是:“白也诗无敌,飘然独不群。”提到这句评语,不能不提到说此话的杜甫,一位悲苦半生终不改其志的爱国诗人,一位热肠叹遍民生疾苦、秃笔写尽沧桑历史的硬骨文人;一位凭藉“诗史”永垂丹青的不朽诗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可与李白相提并论的大家。 李杜虽并称,但创作风格、思想内容皆大相径庭。从艺术风格上看,李白诗歌自然飘逸、激情澎湃、明丽天成;杜甫诗沉郁顿挫、凝神炼字。从思想上看,李白代表自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心灵的自由和理想的高蹈,是个性与解放的标志;杜甫继承儒家传统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已任,悲慨伤怀。 李白的诗风可概括为二个字:飘逸。即清新飘然与卓逸不凡。几乎他的每首诗都有着飘逸的特点,但侧重点往往不尽相同。一般说来,李白的乐府与歌行倾向于卓逸不凡绝句倾向于清新飘然。 李白的乐府、歌行偏重主观抒情,以自我情感和意象为轴心展开篇章,发兴无端、想象飞腾、变幻莫测、气势壮大,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显示奔腾回旋的动感,形成行云流水、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如《蜀道难》中极骋想象夸张之能,描绘了蜀道的艰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并且用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方式,一再渲染气氛。再如《将进酒》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把借酒消愁写得似急风暴雨,激情澎湃、一泻千里,如同从胸中直接奔涌而出。古往今来,无人堪比!又如《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豪侠气概力透纸背、冲云摩霄,体现了敢于“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本质。因此唐代诗评家殷璠说:“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 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除无拘无束、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主要体现在他的绝句上。他的绝句既清新秀丽又自然天真,如那首国人未识字便先会背诵的《静夜思》,情景浑融又不着痕迹,看上去简洁平易,如随口诵出,却又空灵忧郁,妙不可言。又如《独坐敬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