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盛唐,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艺术气氛极其活跃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酝酿 ,至此终于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虽然,在唐诗的初、盛、中、晚四个阶段中,盛唐为时最短,其成就却最为辉煌。这一时期,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涌现出来,许多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便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静优美之作,也同样是生气弥漫、光彩熠熠的。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本专题及以后的李白和杜甫两个专题都属于盛唐诗歌的范畴。本专题选取了除李杜以外的盛唐诗歌的代表作品六篇,其中王、孟和高、岑的诗歌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是一首吊古伤今诗;高適的《燕歌行》谴责边塞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通过描写出征时的险恶环境,热情赞颂了出征将士不惧艰苦、勇于征战的豪迈气概。, [学生用书 P9])月亮的意象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表现出的意蕴也不相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例句: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静、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2.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例句:(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4)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5)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例句:(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