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中国现代话剧鉴赏剧评素材

高中语文 中国现代话剧鉴赏剧评素材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中国现代话剧鉴赏剧评素材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中国现代话剧鉴赏剧评素材_第3页
3/3
读《绝对信号》有感我在以前对话剧知之甚少,因为我基本上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尤其是小说一类的东西,话剧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多大印象,更不用说剧评了。上这门课外我对话剧有了全新的认识,知道了话剧的由来,了解了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下面谈谈对高行健先生的《绝对信号》的一些个人认识。 一、 话剧结构形式 该话剧采用的是小剧场的结构形式,先说小剧场的演出形式。小剧场运动最早始于欧洲,六、七十年代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包括苏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小剧场形式传入我国,它的发端就是一九八二年北京人艺上演的《绝对信号》。小剧场演出便于、也讲究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绝对信号》的编导很重视发挥这个特点。特别是“进入蜜蜂的想象”的那段戏,演出本的舞台指示就规定“蜜蜂追随着笑声从车体中走到观众面前,”而且强调:“这段戏的表演要求与观众直接交流,甚至走到观众当中去演。”这就和过去对于“舞台交流”的认识和实践大不一样。过去的话剧演出原则上是不允许“直接交流”的。关于这个规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自我修养》中有明确的说明:“在演出中(和观众)直接交流是不许可的……(演员)和对手的交流是直接的,有意识的,和观众的交流则是间接的,是通过和对手的交流进行的,也是无意识的。”结果是,《绝对信号》的创作者们有意识地打破了传统话剧关于“舞台交流”的规范。传统欧洲话剧不允许演员和观众直接交流的原则,也是和维护“第四堵墙”的幻觉主义戏剧观念相联系的。而《绝对信号》恰恰是在处处打破舞台幻觉主义,“第四堵墙”在这里荡然无存。舞台布景极其简略。不了解剧情的观众无法判断他面前那个四百透空、仅由几根铁架支撑、几把椅子散放着的平台,究竟是什么所在。演出开始之后,通过角色的表演以及音响效果,才知道它是一节普通货车的守车。但照样是这个平台,道具没有增减只是凭借演员的表演,它又会变成一问新房,甚至是一条有鱼儿出没的溪水……“景随人生”的戏曲美学原则在这个戏里得到了借鉴和发挥。 《绝对信号》的时间结构也打破了话剧的“现代进行式”的老例。所谓“现在进行式”是说戏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是已经完成了的,而是正在完成的事件”(别林斯基语)《绝对信号》既表现正在守车里发生的事件,也通过人物回忆闪回到过去发生的事件以及外化人物想象之中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的事件。乍一看来,戏剧情节发生在一节守车里,时间也没有超出一昼夜,当作者向剧中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中国现代话剧鉴赏剧评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