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4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4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1页
1/18
高中语文 第4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2页
2/18
高中语文 第4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_第3页
3/18
第四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一〉鲁特维克·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一共创作了 9 首编号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 32 首带有编号)、10 部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1 部歌剧、2 部弥撒、1 部清唱剧与 3 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舞曲。被尊称为“乐圣”。(一)音乐神童贝多芬于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他的父亲产生了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的愿望,迫使贝多芬从 4 岁起就整天练习洋琴和提琴。8 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二)跟随大师学艺12 岁时,贝多芬师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他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培养,是从尼福的悉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 1787 年他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罗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三)英雄年代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了他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 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四)创作交响乐贝多芬从 1796 年开始感到听觉日渐衰弱,1801 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开始创作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涌现,如《第五交响乐》(命运)、《第六交响乐》(田园)。从 1818 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1827 年),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和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乐》,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11823 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乐》,这部作品创造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4课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人教版高中选修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