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前学案1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前学案1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前学案1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前学案1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3/4
第 4 课 把栏杆拍遍引人入胜我们在欣赏宋词时,豪放一派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中辛弃疾的词更为别具一格。他把自己理想付诸收复河山的战斗中,是一员骁将。但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时,他只能通过笔来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郁愤,所以,他的词读来总是让人感到沉郁而壮怀激烈。梁衡是通过解读辛弃疾因武途政路不通而成为大词人的典型个例,说明一个普遍哲理:真正的诗人,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只有被大事件(包括社会、民族等矛盾)所挤压、扭曲、磨练、锤打,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有了这种感悟,再加上知识的积累,艺术的升华,就会写出既有人生感悟又有高超艺术的好词来。引用清代诗人赵翼的诗句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课 前 预 案]……一、文本信息1.作品信息《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章较多的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作家剪影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 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 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 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二、基础知识(一)正字音1.易读错的字行伍(háng) 蹂躏(lìn) 纸笺(jiān) 麾下(huī) 整饬(chì)妆奁(lián) 肘腋(zhǒuyè) 的卢(dí) 遒劲(qíujìng) 媲美(pì)淬火(cuì) 地壳(qiào)2.多音字进行(xíng) 劲头(jìn)行伍(háng)树行子(hàng) 遒劲(jìng)道行(héng) 难熬(nán) 著作(zhù) 难民(nàn) 执着(zhuò)用心 爱心 专心1数劲行难著(二)识字形liàn(练)达 (chuí)捶打 liàn(炼)字 千(chuí)锤百炼 (三)释词义 1.行伍:泛指军队。古时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2.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3.血气方刚:形容年青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4.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4课《把栏杆拍遍》课前学案1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