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小平南方谈话,勿忘为何而出发 龙年春早。今天《深圳特区报》头版显著位置,重新刊发自己 20 年前的经典——《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深圳是常为先的。正如 20 年前,当大家都在犹疑于“姓社还是姓资”时,这些发自深圳的篇章廓清迷雾,凝聚共识,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潮。20 年后,当大家都在议论“改革开放到底该怎么走”时,作为“排头兵”的深圳在龙年旧文重发,意味深长,也必将引领全国新一轮的思想冲击波。 怎么走,首先是方向问题。这也是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一艘承载了十几亿人现实与梦想的“航船”,进入“深水区”后,只有把握航向,才能选择最佳的航线与最优的动力。特别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每一个变量,都在考验着党和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因此,重温南方谈话精神,就必须回到原点: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为了谁?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是对历史的判断,也是对现实的承诺。 改革开放 30 年,“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人民,群策群力,筚路蓝缕,走完了西方人要走上百年的路程,造就了一个令全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但也必须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贫富悬殊日益加剧,社会分层日趋明显,社会心态浮躁不安,社会共识出现迷失。一些声音也在议论,“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事实上,党和国家在这一点上始终是坚定不移的。正如小平同志所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考察时指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步入攻坚期,“停顿和倒退都没有出路”,必须一往无前。有人也担忧,是不是我们的步伐走得太快?但是必须认识到,发展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必须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重温南方谈话精神,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拿出小平同志在深圳提出的“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实干精神,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深刻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建立 30 周年庆祝大会和庆祝建党 90 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