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8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8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1页
1/6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8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2页
2/6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8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_第3页
3/6
8 方山子传一、读准字音闾里(lǘ) 遁(dùn) 慥(zào)矍然(jué) 勋阀(xūn) 垢(ɡòu)庵(ān) 岐(qí) 奴婢(bì)精悍(hàn) 傥(tǎnɡ) 冠服(ɡuān)二、一词多义(1)谓(2)阳(3)闻(4)遇(5)稍(6)而(7)之三、词类活用(1)余既耸然异之(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2)见方山子从两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3)岁得帛千匹(名词作状语,每年)四、古今异义(1)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2)使从事于其间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五、文言句式(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判断句)译文:方山子 , 是光、黄二州之间的隐士。 (2)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句)译文:为什么却在这里呢?(3)鹊起于前。(状语后置句)译文:有一只鸟鹊在前面飞起。(4)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省略句)译文:借此机会与我 ( 在 ) 马上谈论用兵之道及古往今来的 成败得失。 (5)亦足以富乐。(省略句)译文:也足够用来使 ( 他 ) 享乐富足。 (6)问余所以至此者。(固定句式)译文: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资料链接]政治失意,文学辉煌——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写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任杭州知府、颍州知府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著作有《苏轼文集》等。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词清新豪健,气势磅礴,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大书法家”;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谤讪新法,被捕下狱,坐牢 103 天,几经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出狱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对于一向胸怀大志的苏轼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的行为,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小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的感情,但是他因诗文惹祸不便直言,于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所以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从这个意义上本文可以说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文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8 方山子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高中《唐宋散文选读》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