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心术一、读准字音麋鹿(mí) 烽燧(suì) 斥堠(hòu)狎(xiá) 袒裼(tǎn xī)二、一词多义(1)将(2)兵(3)兴(4)举(5)尝(6)所以(7)固(8)怒(9)以(10)而三、词类活用(1)不义,虽利勿动(名词用作动词,合乎正义)(2)丰犒而优游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悠闲自在)(3)而后可以动于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要的地方)(4)兵有长短,敌我一也(形容词用作名词,长处,短处)(5)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使动用法,使……受辱)(6)知此者,可以将矣(名词用作动词,带兵)(7)冠胄衣甲(名词用作动词,戴,穿)(8)知节则不穷(形容词作名词,穷尽)(9)邓艾缒兵于穴中(名词作动词,垂下绳索)(10)善用兵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四、文言句式(1)此用长短之术也。(判断句)译文:这就是灵活运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方法。(2)士以义怒,可与百战。(被动句)译文:士被正义激愤,可以百战不败。(3)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状语后置句)译文:只有善于培养本领并且自爱的人,才能于天下无敌。(4)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状语后置句)译文: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 [资料链接]有战国纵横家风度的散文家——苏洵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称他为“老苏”。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军事素养)为核心,所以标题叫“心术”。 [文本鉴赏]这是一篇军事论文。作者从将帅的自我修养,即培养智谋胆略说起,谈到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保证百战百胜,只有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见解。但所谓“士欲愚”的权术思想,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文本深读]1.本文为什么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