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过秦论战国时期,狼烟四起,七雄并举,虎视天下。素有“虎狼之国”之称的秦国地处西域却异军突起,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实力可谓强大。经李斯辅佐,改革兴政,国力则更是强盛,天下皇帝自嬴政始。可仅短短 15 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什么呢?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阐明了自己的见解。论韬晦在政治中,韬晦或自我掩饰,乃是一种防御性的自全之术。韬晦之术有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沉默。沉默使别人无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机会。中策是施放烟幕,转移注意。下策是散布谎言。即故意设置假象,掩盖真相。善于沉默者,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人性使人只愿意把话向一个他认为能保守秘密的人倾诉,以求减轻自己心灵的负担。因此可以说,善于沉默是获得他人隐秘的手段。一个善于沉默的人,则显得更有尊严。所以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掩饰和作伪有时是必要的。尤其在一个人对某事知情,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时候。因为对一个知情者,关心的人一定会提出各种问题,设法诱使他开口。即使他保持沉默,聪明人从这种沉默中也能窥见某些迹象。所以说某些模棱两可之词,有时正是为了隐藏真相所不得不披上的一件罩衣。作伪或说谎,那么我认为,即令它可能发挥某种作用,但总之,其恶果也是远远超过其益处的。一个骗子绝不是一个高明的人而是邪恶的人。一个人起初也许只是为了掩饰事情的某一点而说一点谎,但后来他就不得不说更多的谎,以便掩盖与那一点相关联的一切。微感言: 1.时难得而易失也。——贾谊1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贾谊3.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贾谊4.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贾谊5.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贾谊6.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贾谊一、作者视窗“才调无伦”的贾谊贾谊继承和发扬了荀子所倡导的“阳儒阴法”的政治传统,提出了立法制、明等级、礼法结合的治国主张。他认为礼和法就好比芒刃和斤斧,礼侧重于教化,使人为善,以“防患于未然”;法侧重于惩罚,使人畏惧,以惩戒于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不能片面追求强权法制,也不能太宽容忽视教化作用,只有软硬兼施两手均硬才行。贾谊最热心倡导“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他指出:“夫忧民之忧,民必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这不是“以人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